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研活动 > 《手指》教学设计

《手指》教学设计

2018年03月28日 13:34:40 访问量:7018

 

手指》教学设计

杨会娟

教学目标:

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读读记记“堂皇、附庸、养尊处优”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领悟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3.领悟课文蕴含的“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教学重点:

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手法。

课前准备:

1.课前选读关于手指的寓言小故事,试着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

2.自学题的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生活中有许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对于他们的存在,我们常常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可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些普通的事物也会带给我们耐人寻味的启示的。比如我们每个人手上的五根手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5课《手指》。

二、提出问题,扫清障碍

1.默读阅读提示,想一想,我们可以怎样学习这篇课文?

2.整理后,出示需要探究的问题:

1)认真读课文,想想作者写出了五个手指的什么特点,把自己觉得有意思的部分多读几遍。

2)作者是运用什么表达方法来表现手指这些特点的?

3)和同学交流这平平常常的手指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3.读课文前,出示易错的词语:

搔()痒、窈()窕()、爱憎()、附()庸、秽()物

养尊处()优、薄()弱、渺()小

三、自读课文,理解内容

1.浏览课文,完成填空:

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        ),然后分别具体写(          ),最后总结写(          )。

标示写作顺序:总——分——总

2.学生先自主学习,读文思考;再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前面提出的问题

3.汇报交流,体会道理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体会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要点如下:

1)大拇指:短处:姿态不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只有一个关节;长处:最肯吃苦。(重点理解第二自然段中的排比句)

2)食指:短处:姿态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曲线;长处:工作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机敏。(重点理解第三自然段的排比句)

3)中指:短处:养尊处优,做事名义上参加,实际并不出力;长处:地位最优,身体最高、相貌最堂皇,左右有屏障,曲线优美。(体味其中拟人的写法)

4)无名指和小指:短处:能力薄弱是其他手指的附庸;长处:体态秀丽,样子可爱,在丝竹管弦、舞蹈上能力强,有用武之地。(体味其中设问和比喻的运用)

4.适时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根据手指不同的特点,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受。

四、品读课文,体会写法

1.你觉得作者喜欢哪根手指?本文的描写果真“却无爱憎在其中”吗?

2. 指生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从中悟出什么道理?

  (团结就是力量;合作最重要……

3. 这样的道理,你能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说一说吗?

4. 我们以前还学到过丰子恺的那篇文章?(《白鹅》)

   结合两篇文章,说说丰子恺的文章有什么特点。

5.小练笔

    我们也试着用上这些表达手法中的一种或几种,描写一个你生活中熟悉的事物,积累到你的练笔本上。

五、总结

    我们和我们周围的人每天都在忙忙碌碌的生活,如果你能细心发现,用心感受,就会收获更多的幸福和快乐。要知道:生活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手指》教学反思

《手指》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的教学是以把握阅读材料为大意为主要的阅读目的。略读教学不是学习的略读教学,还要学习应用包括细读在内的多种阅读方法。 

《手指》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这篇课文的写作很有特色,文章语言风趣幽默,结构清晰严谨,主题鲜明突出。但是文章语言通俗易懂,告诉我们的道理也不太难理解,因此我觉得教学这篇课文的难点是体会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表现手指的特点的。教学前,我为了实现并突破这一难点设计了朗读体会和小练笔的环节。我先让学生认真朗读课文,通过读拼音,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并归纳总结出五根手指的特点,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出来的。

在学生自学结束后,全班交流。此时,我重点引导孩子们分析了写大拇指的自然段。在学生归纳出大拇指特点的基础上,我让他们细读了这个自然段。抓住句子身体爱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人家有两个关节,他只有一个。去体会作者的风趣幽默,把大拇指当成人来形容,不但使文章显得更加生动具体,而且使文章显得活泼。学习例如拉胡琴,总是其他四指按弦……却轮不上他。这个句子,学生知道了这是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来说明大拇指的用处,而且这里还用了排比的修辞的手法,把大拇指的作用描写的淋漓尽致。总之,我觉得虽然是略读课文,我们教师也应该抓住有效的训练点,让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遗憾的是,我在教学时间上没把握好,导致没有完成这一目标,再加上对文中幽默有趣的语言体会也不到位。这堂课上得很失败,值得我去反思,总结教训。

 

 

 

 

 

 

 

 

 

 

 

 

 

 

 

 

 

 

 

 

 

 

编辑:教育网客服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鹿泉区寺家庄镇东营小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河北石家庄市鹿泉区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